为贯彻落实“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卓越幼儿教师教学改革,提升卓越班培养成效。4月18日至20日,皇冠体育官网20级、21级卓越班全体同学,在张丽莉、徐莉、李国敏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研习活动。
4月17日下午学院召开卓越班研修动员大会,刘新学院长、吴月华书记、徐莉副院长和卓越班班主任参加,张丽莉副院长主持。大会对研习活动进行了通知安排,叮嘱同学们注意行程安全,期待同学们有所收获。
4月18日,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老师及同学们抵达华东师范大学,于食堂用过简餐后开启了下午的研习活动。
华师大教育学部刘婷教授为同学们带来 《儿童行为评估在上海幼儿园实践中的应用》专题讲座,刘婷教授亲切随和,娓娓道来,从学前教育评估的时代背景、实践困境和应用提升策略三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儿童行为评估的价值,这让同学们对于学前儿童评估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对学前儿童行为评估的应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其次,苏雪云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学前融合教育与多元活动本位干预》的讲座,苏雪云教授风趣幽默,讲座内容生动详实,通过身边生活的例子以及自己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让同学们意识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了每一个孩子,回应每一个孩子的多元需要,而学前教育融合则是后续的融合的基础。作为师范生,我们首先需要“目中有人”,强调重视儿童的发展、个体差异和全人观,作为老师应该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在多元活动中使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
4月19日上午,师生们前往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党的诞生地,聆听革命文物故事,重温红色经典记忆,沉浸式学党史、悟初心,种下一颗“红心永向党”的种子。纪念馆中展出的实物、图文、艺术作品以及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到成立,从孕育到诞生的伟大历史进程,真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历久弥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精神,深刻地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传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4月19日下午,师生们前往龙华烈士陵园。抵达龙华烈士陵园后,全体人员在“丹心碧血为人民”纪念碑广场整齐列队,举行致敬英烈的祭扫仪式。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后,学生代表郑琛钱同学和董一泽同学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全体人员三鞠躬向英雄们致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祭扫仪式后,大家进入龙华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和烈士遗物、照片、日记、多媒体剧场等综合展示,一位位忠贞不屈的英烈形象鲜活地呈现在大家眼前:俞秀松、恽代英、向警予、陈乔年……龙华桃花血染红,感人至深的英烈精神强烈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通过本次红色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革命英烈们的红色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披荆斩棘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月20日上午,师生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幼儿园是由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人民政府和紫竹科技园三方共同打造的一所公办幼儿园,上海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基于前期见习的经验基础以及园所安排,同学们专注于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布置以及幼儿户外活动两方面进行观察学习。随后,华师紫幼徐臻园长带来专题分享,主要介绍园所建设和课程实施发展。园所紧紧围绕“ECNU”的办学理念,让幼儿爱探索、乐创造、近自然、善学习的先进办学理念,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20日下午,同学们来到华东师大,与华东师大的本科生一起同班上课。课上,同学们积极互动,在小组活动中,与华师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儿歌的创编与展示。通过同班上课,同学们感受了华师浓厚的学习氛围,也让同学们对于华东师大的学习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点燃了同学们对于华东师大的向往之情。20日晚,师生集体返回学校。三天两夜的上海之行,虽然路途劳累,但同学们收获满满。
4月21日,同学们齐聚博远楼106,由张丽莉副院长主持进行研修总结会,为这次的研修活动画上一个句号。总结会主要由班级集体汇报和个人汇报两个部分。21卓越班的姬雨杰同学和20卓越班的江莹莹同学、郑琛钱同学,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研学中的鲜活经历,在华东师大的所见所闻,在红色基地的深刻感想,以及今后的未来规划和展望。通过这次研学成果汇报,同学们明确了未来的奋斗目标,为未来走向教师岗位、成为卓越教师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刘新学院长作总结发言。院长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在研学活动中的表现,强调了研学中的“以学为本”理念。他期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肩负起卓越教师的重任,鼓励同学们都能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勇敢前进,能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勇于探索创新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卓越教师。
此次研学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让同学们学到了知识,了解了上海前沿的学前教育理念,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这将是同学们记忆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提供能量。期待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此次活动中的所学所感化为不竭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文/李国敏 余彭欣妮 王琦莹 图/李坤坪 刘若瑶 武丽菲 审核/刘新学 吴月华)